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除了看这个社会是否物质极大丰富,还要看人民的精神文明状态是否和发展同步进行。这几乎是一个发达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必须经过的道路。
“一粒沙中折世界,半瓣花中说人情”。有时候从一个小小的层面上可以看出来台湾的精神文明状况,而树科大的一些关于吸烟和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就是一个窗口。
在我看来吸烟的确不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儿时看到父亲茶余饭后,吞云吐雾,吸得自己痛苦但又欲罢不能,旁边的人跟着受苦,这小小的纸烟棒怎么会对一个成年人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小孩觉得好奇和不能理解。后来上高中后,学校风气不好,同宿舍的人有的吸烟,有好事者不时的拿烟引诱不吸烟的同学,一开始觉得这是坏同学的诱惑,要坚决抵制,小时候的思想教育还是会起到一些作用的。现在想来真的为小时候的想法好笑,怎么会简单的以是否吸烟来评判一个人。后来在失意痛苦的时候开始偷偷尝试买烟来吸,吸烟要躲着别人,怕被当成品质低下的坏人来看待。首次吸烟就像吸毒一样,没有过来人说的身体放纵的快感,只留下咳嗽和眼泪。但当量变引起质变时,已经后悔晚矣,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人唾弃十恶不赦的坏蛋,今天想起来当时的心情是复杂慌乱的,就像一个偷尝禁果青年,既懊悔自己的放纵,但又欲罢不能。怎奈一旦染上这个习惯实难改变,时至今日只能尽量控制自己吸烟的次数、数量和场所。
树科大的吸烟制度控制的极其严格,首先在每个公共场所都张贴了醒目的禁烟宣言,提醒吸烟的危害,重要的是写明一旦发现有人违反如果查证后就要重罚一万元新台币,这个是一个杀手锏,因为违规的成本太高了。其次交了罚款后还要罚做“义工”两小时,内容大约就是宣传环保或者当活动的志愿者,相当于大陆的“劳教”制度了。这一制度很灵验,在校园基本上看不到吸烟的人,当然制度并不是制定的很死,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也设立了几个吸烟区,但这个吸烟区不是楼顶,就是大众能够监控的地方,楼顶太高,试想对于吸烟的人来说,如果烟瘾不大谁愿意为了吸支烟爬七八层楼梯或者跑很远的设定吸烟区?想想只好忍了。如果确实烟瘾大,也可以选择去被监控的吸烟区,人来人往看你的眼神,楼上站在窗前看你吸烟的人,这些眼神会让你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制造了世界末日的魔鬼,进而产生一种深深的负罪感,还有头顶闪着红光的监控器,恨不得变成喷火的机关枪对你一阵扫射。吸烟的人自己会觉得紧张恐惧而突然一下子丧失吸烟的欲望。我常常想制定这些制度的人肯定研究过心理学。
台湾的烟草种植量比较少,卷烟的成本也比较高,所有的烟盒上会印制戒烟广告并且严禁售予不满十八岁人群,还有卫生署的戒烟专线,给想戒烟的人士提供关怀和帮助,例如“万宝路”香烟盒上一个大大的广告:图案中一支燃烧的香烟侧对观众,奇特的是这支香烟从中间弯曲疲软下垂,象征病变的男性性器官,广告语是:“吸烟会导致性功能障碍”,烟盒反面是一个被烟雾熏黑的肺脏,提醒吸烟会导致肺癌、肺气肿。估计吸烟的男人拿到这烟盒正面看觉得自己会阳痿,翻过来看觉得自己会得肺痨,这种内心的惊吓和恐惧感,会让人下定决心一辈子都不碰烟了,倒免了很多宣传戒烟的费用。想想大陆的烟盒包装设计的大都精美异常,主观上存在勾引消费者的嫌疑,光看那烟盒的颜色图案就好像不吸烟就低人一等似的,让人不免产生购买的冲动。警示的语句只笼统的写上一句“吸烟有害健康”完事,而且字写得又小,想必这就是卷烟厂家的揶揄心态作祟,看到烟盒我常常幻想一个打扮妖艳的失足妇女站在街头转角或小巷口向你暗送秋波,一个个花样少年就这样上了“贼船”,从此走上了漫漫不归路。
再说说垃圾分类,从树科大或者说我所到的台湾其他地方来看,垃圾分类也是比较普及的,垃圾桶材质、性能、设计都不错,分类非常细,纸类、塑料瓶类、金属类、等分法较常见,电池等这些有污染的垃圾则要特别处理。我亲眼看见了一位保洁员耐心的教一位大陆学生分垃圾,原来纸类也要分为不同的几种来扔,估计这样会给卫生人员处理带来很多方便,真为她们的敬业精神感到感动。
以前垃圾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不能再使用的东西,我想很多人也会持我相同的观点,现在觉得垃圾处理好了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分类在中国喊了很久了,但执行的力度真的不敢恭维,估计丢垃圾的人很多都是捏着鼻子远远的“啪”的一甩就完事,对于垃圾的厌恶就像看到占领我国南海岛屿的越南人和菲律宾人一样,既充满不屑但又不得不及时处理。
很多时候我们的公园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设立的垃圾桶造型设计真的让人啼笑皆非,不是一个张嘴憨笑的熊猫就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企鹅,想想熊猫和企鹅真的很无辜,任风吹日晒免费站岗外,还得被迫蓬头垢面嘴塞垃圾,任由游人恣意玩弄而不得有任何意见。垃圾桶嘛,实用简洁,清理方便就行,干嘛老是和动物过意不去,何况这种动物垃圾桶容量不大入口很小,有人嫌麻烦干脆直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旁边,垃圾的分类就更无从谈起了。
看看环境污染这么严重,想想长城和三亚海滩节后的几十吨垃圾,所以垃圾的分类是到了该名副其实的进行的时间了,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更是要先于分类进行了。
严格的垃圾区分守则
招生热线:(0769)86211768 86211555 86211666 86211999 86211801 传真:86211800 E-MAIL:ttlijiancai@gdst.cc
广东科技学院 Copyright©2003-2010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西湖路99号 邮编:523083
粤ICP备13033090号 最佳分辩率:1024*768
技术支持: 数园网络有限公司 电话:(8620) 87113993